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开发布多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,揭示了养老诈骗的诈常见手段。
让我们一起学习防范养老诈骗陷阱的小妙招吧~
【案例描述】
2014年11月至2018年12月,许某桥注册成立瀚某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等数个连锁公司,招募鲍某康等员工组成诈骗犯罪集团,将从集散批发市场廉价批发的工艺品、字画包装成所谓的“藏品”,通过电话邀约、发放传单、赠送小礼品等方式,引诱缺乏收藏品专业知识的老年人购买,并谎称“藏品”具有数倍至数十倍的升值空间,升值后可以代为拍卖或者销售,甚至兜底回购。为打消购买者顾虑,许某桥等人组织员工向老年人展示虚假的“藏品”拍卖、销售记录,第三人求购、征集“藏品”函件、文件,已投资客户收益表等,甚至编造部分藏品因属于“一带一路”政策鼓励购买可享受财政补贴返还等信息,使老年人误认为所购“藏品”物有所值甚至超值。当老年人要求代为拍卖、销售时,许某桥等人又设置需进一步购买更多“藏品”等附加条件,在老年人无力购买时,引诱其以借款、信用卡消费、网络贷款等方式继续购买“藏品”。至案发,许某桥等人诈骗集团从160余名老年人处骗得人民币2071万余元。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许某桥等人有期徒刑十四年至一年九个月不等,并处罚金。
【风险提示】
面对“无风险高额回报”的收藏品投资项目,老年朋友需要保持警惕,切勿被贪念蒙蔽双眼,不要轻信电话、电视、网络推销,认准正规的收藏品投资渠道。
在确定投资前,应及时与家人、尤其是子女商议,并谨慎核实相关资质、手续,确保收藏品的来源与去向正当、合法。
子女要经常关心父母,多向他们讲解反诈知识,帮助父母提升防骗意识和维权能力。
(案件来源: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案例)